加拿大生孩子的黄金时代:除了钱,还要...
据有关数据显示单单2013年,来加拿大旅游医疗的花费就达到了$1.5亿加元,其中旅游产子就是重要的一部分。
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为全民享受,毫无等级区别。与美国不同,加拿大法律不许私人医院开业。医院都由政府办,根据人口密度设立,设施也基本标准化,开支全部由政府报销。不允许开设私人医院的理由是,人人享有平等的生命权,有私人医院存在,富人可以出高价,独占最好的医疗资源。富人要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,只好同穷人一样,通过游说和选举,促使政府加大医疗的投资和管理。
加拿大把医药费用分为两部分,医疗费和药费。医疗费是政府包干的,包括看医生、检查费、手术和住院费(手术和住院使用的药费全包)。牙齿的内科部分,即发炎等急症政府也报销。一般的药费由病人自负,但公务员和福利较好的公司都给员工及配偶购买医疗保险,一般报销80% 的药费、牙齿、眼镜、助听器,还有救护车、家庭护理、按摩等理疗,等等。个人买医疗保险也不贵,根据年龄和吸烟与否,每月80-150 元左右。上了65岁的老人不用再买保险,因为全部医疗护理费用由政府负担。
乍一听,这样的医疗制度简直会是灾难,像前苏体制下的国营和公用事业,害下臃肿浪费、低能腐败的慢性病,而病人则在医疗资源的争取中疲于奔命,在低效率中忍气吞声,别无选择。
在加拿大十几年了,想像中的灾难并没有发生。我对这里的医疗服务,至今还没有找到大的不满。这让我想到探究这个医疗体系内在的运作细节。让我们将这个系统分解开来看看。
对医生的制约
医生不是政府的雇员(除少数在政府医院工作的) ,而是自己开业,租用办公室,雇佣秘书和护士。开业执照由非政府的行业协会发出,法律规定开业医生资格须医学院毕业的博士,有导师指导下的三年住院医师经验,通过了医生执照考试。
医生开业是个吃皇粮的生意,只要病人上门,就可以从政府领钱。这份既搞专业工作,又当私企老板,收入远远超过专业打工仔的工作,使进入医学院的竞争十分激烈。医学院既是培养人的地方又是筛选人的地方,考入有关院系要两年后才能进入医学专业,几百个苦读的学生可能只有几十个最后进入,还要在此后的六年中不被淘汰。专科医生更惨,八年之上再加专科几年。医生拿到执照后,谁来监管他们呢?表面上没人管,实际上法律、协会、病人、政府政策,都制约着他们的行为,激励他们尽力提供良好的服务。
病人
医疗是各省财政负责的,病人在本省内可以自由选择医生,不受地域的限制。为了吸引和保持病人,私人诊所对病人若衣食父母,尽量为病人着想。
医生协会
协会受理病人的投诉,医生行为不端,会受到警告直至至吊销牌照的处分。协会还提供最新的医疗信息,有一套系统保证医生的知识更新。
保险公司
经法律程序判定的医疗事故虽由保险公司赔偿,但赔偿后的保费必涨。赔偿记录太差的,可能没有保险公司愿意具保,法律又规定医生开业必须投保。重大医疗事故意味着失去牌照、财产甚至自由。
政府政策
病人与诊所没有现钱来往,用政府的健康卡刷卡看病,医生事后向政府申报费用。各个医疗项目的费用都由政府统一规定的。病人的病历和处方须保存以备审计抽查,加上药房与保险公司的记录都是潜在证据,作弊难逃法网。安省还规定,政府一年最多向一个家庭医生拨款40万加元。一般医生开业不到十年就可达到这个上限,於是挂牌不再接收新病人,专心服务好现有病人。
效率
由於政府的拨款直接到医生,这个制度还自动达至人尽其才钱尽其用。 让我们算个帐:按规定看一次医生的诊费是30元,以平均每小时6个病人计算,$30*6次*8小时*5天*48周,约等於35万加元(每周工作5天,每年两周休假及公共假日) ,当然体检等项目收费标准高些,很多医生还一周工作六天。计算中的医生,需要十分钟看一个病人,八小时不中断,因而预约接待、电脑文书等,凡可以下放的工作全请人做了。很多医生还合租诊所,合用秘书护士,财务交会计师打理。
这里巨额的管理费消失了,没有上下级来来往往的会议,没有科室部门,没有评定职称,没有品德教育。。。。医疗拨款实实在在用在刀刃上。
对行业协会的制约
行业协会首先受到法律和公众的制约。病人和医生的投诉、传媒的暴光制约着协会的操守外,还受到潜在的竞争的制约。去年安省医生发起签名运动,如果协会不能从政府那里拿到更好的合约,将退出协会,另起炉灶。协会领导层不是拿政府工资的官员,而是医生按年上交的会员费,听命于医生。协会的使命之一是保护医生的就业市场,滥发牌照一方面违法,另一方面使医生的价值缩水。每一例误发牌照的暴光,都会被会员敲掉责任人的饭碗。
检验与设备的私营制度
医生一般不管检验,但会为病人提供方便,如介绍联系、取样送样。病人也可以自己选择实验室。(简单的化验,医生开了检验单,由护士取样并快递到实验室,结果由实验室直接传给医生处理。) 各种理化检验师都有相应的证书,取得开业执照后可以到医院打工,更多的是贷款购置设备,自己开业。检验师同医生一样受到类似的制约,为了争取病人,也要尽量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。收费也是病人刷卡,政府按标准付费用,乱收费几乎没有可能。
由於检验设备是私人投资,都得小心翼翼做好市场研究、地点研究,以免病人不够而收不回投资。私人投资还大大节约了政府的医疗开支。
急诊诊所和急诊抢救
一般医生都只开白班,於是有的医生联合开急诊诊所,提供24小时服务。急诊抢救有政府医院做,他们才有整个系统应付突发事件。
医院的职能
医院主要担负抢救、手术和必须住院的病人。医院的资源绝对人人平等,达官贵人和盲流乞丐一样,都按先来后到的秩序。病房一般一至三人一间都有,取决于病的性质。病人自己要求单间的,每晚多付几十元也可以办到。加拿大没有私人医院,有钱人寻求超级服务只有飞往外国。区别在於他们无法花纳税人的钱。医院是如何做到效率和廉洁的还没有找到资料,但有一点可以推断,成千上万私营的诊所和检验室平均费用的统计数字,以及美国私人医院的费用,都使得政府对医院的考核和拨款有个客观的、市场性质的指标。行政性质的指标带着人治的特点,很容易蜕化为腐败的机制。
个体化与综合化
在交通枢纽的地点,地产商会开发一些医疗专用大楼,逐渐形成门类齐全的医疗系统。开始是若干家庭医生开业带来人流,跟着有药剂师开药房,然后吸引妇、幼、牙、五官、消化、心血管等等专科医生,各种理化检验室,以及各种另类疗法,如按摩,脊柱疗法,针灸火罐。当理疗师煞有介事给我介绍最新的火罐技术时,我差点儿笑出声来,我妈妈几十年前就用了呀。
医院设备的开放式使用
私人开业的医生也可租用医院的设备和资源。我的专科医生和蔼可亲,给我初步诊断后,又预约到一个医院。他用医院的设备,指挥着我和医院的护士,像个催眠术巫师一样,居然让铜钱大的镜头和胶管穿肠而过!经过翻肠倒肚之后我被告知,功能问题,不用开药的拉。虽没吃上药,但了解到医院设备的有效利用,算没白走一趟。
配药制度
加拿大的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。处方药只有持牌药剂师才能卖,而且要有医生的处方。医生和医院不卖药,避免了医生从开药中盈利的弊端。药房是持牌药剂师的私人企业,病人拿到处方签,自己选择药房。大部分病人买药时都刷保险公司的卡,药房自己与保险公司结算。发票底单和医生的处方是药房申报的依据,药费是否合理,自有保险公司去监管了,有保险的病人只付20% 的费用。
药剂师受到的制约与医生大同小异。人命关天,稍有不慎暴光媒体,生意就做不下去。这里的关键是药剂师的个人负责制度。牌照是发给药剂师而非药房的,只有持牌药剂师才能开药房。牌照吊销了,药剂师不可能另外注册一间公司接着干,也不可能给其他药房打工了。
精英管理社会,制度制约精英
其实事关重大的所有专业人员,都实行的个人负责制度,比如律师、会计师、医生、工程师。法律还规定律师、会计师、医生的生意只能以个人的名字,注册无限责任公司。牌照和无限责任制成了对他们的双重管制。加拿大的专业人员,也就是精英吧,实际上管理着整个国家和社会。他们受到极大的尊重,也受到这套精巧的环环相扣的制度的制约。就象我的同学感概,“这么一块大陆怎么被鬼子找到了嘛!” 我的感概是,“这么精巧的制度,怎么被他们发明出来了嘛!”我想过去的民主运动在其内部都不大民主,缺乏制度细节,再强烈的愿望也会一风吹过。
取消准入限制与行业管理
药房可以自由选择供货商。经销商除了互相之间的激烈竞争,还要提供比药厂更灵活、快速、多样化的供货。竞争的结果,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得到最好的产品和服务。打破垄断高价,需要开放管制、取消准入限制。取消准入限制不等於取消从业资格,而是只要取得专业资格都可以开业,只要符合药品标准都可以上市,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而非行政官员或垄断行业。
药房
我注意到同一种药在几个药房的价格都差不多,而且发票上的药费和药剂师的配药费分开来写。药费写的是COST成本,而不是PRICE卖价。难道药房只是帮药品公司代卖,他们无权定价?他们除了赚配药费还赚佣金吗?暂时还未找到资料。怪不得美国喜剧大师Jerry Seinfeld拿药剂师开玩笑,“我就想不通药剂师为什么赚那么多钱,就凭他们站在柜台背后高高的凳子上,把药从大瓶子里数出来,再放进小瓶子?”这一数一放,收费大概10 加元左右,如果处方里有两种药,配药费就是20元,依此类推(保险公司付80%)。如果平均10分钟服务一个客人,药剂师一年赚的配药费也就十万左右。像药剂师这样难进的专业,加上经营一门生意(风险和管理都比打工高) ,赚这个钱也算合理了(佣金未计,不知有没有)。喜剧大师看了我的计算,大概不好意思挖苦他们了吧,别人也就赚些辛苦钱滴!
【上一篇】谈谈加拿大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
【下一篇】你造吗?英国作为海外医疗地点也很不错
据有关数据显示单单2013年,来加拿大旅游医疗的花费就达到了$1.5亿加元,其中旅游产子就是重要的一部分。
【思考】骗局还是福利?魁北克PEQ移民真相!
作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移民项目之一,职业移民在高配额,高速度等...